人到中年,别太“过分”

cjw123导航 2022-05-12 08:23:18 304 0条评论

曾看到这样一段话:

所谓分寸,就是有力排众议的资本,却不会离经叛道;

有犀利的锋芒,却不会令人反感;

有胜人一筹的智慧,却不会喧宾夺主;

有肝胆相照的交情,却不会底线全无。

生活里,最考验我们智慧的,也正是处世的这个度,对工作、对朋友、对父母,都无一例外。

距离过远,显得生疏;贴得太近,又会伤到彼此。

所以,渐渐成熟的我们,就要明白:

不必用力维护一段关系,不必刻意掩饰自己的能力,更不必时刻带着自己的优越,对别人指手画脚。

希望,已到中年的我们,都不要再吃“有失分寸”的亏。

01、过分热情

演员热依扎在《上班啦妈妈》中谈到过自己的一段感悟:

“曾经以为自己的‘出头’,是能够帮助到别人的,却忽略了,这样做,别人是否会感到尴尬,是否会把别人推到了一个更难受的位置上。”

现实中,我们身边就常有这样的人,总是乐于照顾别人,但参与多了,就会变成干涉。

隔壁李叔就是个热心肠,楼下新搬来的邻居要装修新房,他就隔三差五去看,又是介绍防水,又是推荐瓷砖,甚至把木工直接领了过来。

还说:“你们小两口上班忙,没时间就和李叔说,我帮你们看着。”

但年轻人的想法和消费观毕竟和李叔不一样,木工的风格不是他们喜欢的,瓷砖的款式也不是他们想要的,就都没有继续联系。

但李叔还常是到楼下,热心推荐着哪家电器便宜,室内怎样放味才好……

小两口明白李叔的好心,但又实在无法选择他介绍的东西,因为担心他会误会和伤心,还特地买了水果表示感谢。

很多时候,过分的热情,之于别人,就变成了一种麻烦。

回想到生活中,我们有时也难免这样:

拉着朋友去品尝自己喜欢的餐馆,对不太熟络的同事赋以亲昵的称呼,知道别人的需求就赶紧找资源。

总是试图带给别人快乐或是帮忙解决问题,期盼着可以拉进彼此的距离,但现实往往是,过于主动,就容易带去打扰,结果,好心办坏事,费了力还未讨到好。

作家毕淑敏曾说:“亲近地保持距离,才是最恰当的交往方式。”

人到中年,我们都要看清自己与别人相处的界限,了解别人的需要,也懂得适时给予,彼此留有余地,关系才会长久下去。

02、过分谦虚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公司拓展新项目,客户一行人来到现场考察,听完AB组的汇报,还特地找来负责人谈话。

问到以往的经验,A组的老李把近三年接触过的类似项目都介绍了一番,特别是有亮点的地方,讲得有声有色。

而B组的小张,一直认为自己年轻经验少,即便做过几个很出色的项目,也不要太张扬。

于是,面对客户的提问,没有特别展示自己团队的成绩和能力,低调地说自己做过的项目都比较小,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还客套地请客户多多指教和关照。

结果,客户经过评估和讨论,选择了A组。

原本公司领导最看好的小张,却因为过分谦虚失去了竞争力,错失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好项目。

世界很现实,只有你在“有用”“值得”的时候,机会才会靠近你,资源和支持才会偏袒你。

谦虚低调本没有问题,但过了度,就成了胆小和自卑。

而这样的心态坚持久了,就很容易变得没底气,觉得自己配不上所有优秀,硬生生把自己变成了弱者。

作家李尚龙曾在分享中讲到:“我们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有时酒香也怕巷子深,因为,现在的好酒太多了。”

“身怀绝技”就要敢于呈现,埋在心里或藏于人后,终究是很难得到掌声和赞赏的。

有能力,光明正大地表达出来,并不是张扬,反而是对自己的认可和对别人的实事求是。

人到中年,就要懂得主动为自己争取机会,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价值,因为,实力就是自己的最大底气。

03、过分挑剔

“孩子带不了,你就回老家种地养猪去吧!”

上个月的一天早上,同事王姐拿着电话对那一头的母亲如此吼道。

而起因却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是孩子的早餐母亲晚准备了一个小时。

听着女儿的指责,母亲没说一句话,安静地挂了电话。

王姐的性子很急很直接,对母亲总是有很多意见,平时也常和同事们抱怨:

“每天做饭也不考虑口味和营养,一天到晚就那三四样也不换。”

“孩子在家上网课,手机也弄不好,总得等我下班再带孩子学。”

“就是喜欢一大早起来收拾屋子,出来进去,弄得全家睡不好。”

当这般挑剔成了常态,王姐以为母亲会照常接受,而这一次,母亲却真的回去了。

之后的一周,王姐的生活慌乱起来,连着迟到了三天,上报的数据也出了错。

此时的她,突然意识到母亲尽力适应环境和节奏的不易。在朋友圈里写下:

看着母亲的白发,忽然觉得自己很混蛋,是我太挑剔伤了她的心。

生活里,我们总是犯这样的错,指责别人的问题,却很少要求自己;

总是认为自己的想法比别人更合理,就要求对方必须跟着调整和修正。

但其实,每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条件,也都经历着不一样的境遇。

没有谁绝对正确,也没有人完美无缺,千万不要因为过分挑剔,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作家老杨的猫头鹰曾说:“都是成年人了,就应该懂得‘和而不同’。况且,你既没有义务也没有权利去教育另一个成年人。”

人到中年,我们都在与身边的人渐行渐远,希望我们都可以试着放下内心的优越感和控制欲,学会真正的尊重和理解。

 

人们常说:“人生有尺,处世有度。”

凡事过了头就容易过犹不及,唯有恰到好处才能让彼此都自然舒服。

人到中年,我们都已与这个世界打了多年的交道,希望,在经历了得失成败之后,都可以学会留白,不过分热情;坚持自信,不过分谦虚;懂得珍惜,不过分挑剔。

然后,把握好分寸,掌握好火候,阅人悦己,进退自如。

 

作者 | 刘小畅,热爱文字和生活。

赞(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