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嫁给大我10岁的男人后,他变了”:好好的婚姻,毁在这3个字上

cjw123导航 2023-03-02 09:06:37 241 0条评论

“我和丈夫过不下去了。”

前段时间,大学同学给我发消息说到。

她和她先生从校服走到婚纱,郎才女貌,一直都是我们眼中的金童玉女。

本以为俩人能携手相伴到老,不曾想,才刚刚结婚第二年,感情就产生了不少裂缝。

出于惋惜,我问她:

“出现了什么问题?还有办法解决吗?”

她失望地回答我: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细碎中,我发现对方不是我仰慕的那个人了。

他说话开始口无遮拦,做事有点优柔寡断。

恋爱的光环一点点丧失之后,他变得好像没那么“厉害”了。

他没办法解决我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也没办法满足我的所有想象。”

细究他们的婚姻生活,我发现了一个存在于大部分家庭中的现状:

我们总是将自己的期待全部放在对方身上,希望他能一一实现。

可现实生活,哪有那么多梦幻。

真正的婚姻生活,又怎么可能定格在婚礼宣誓的那一刻。

放下对对方的期待,是我们婚后必学的第一课。

01、嫁得好不一定过得好,完美伴侣是不存在的

看过一个访谈。

有女性叙述自己的婚姻生活。

她是在23岁时,和大自己10岁的老公在一起的。

那时候年纪小,怀揣着对爱情婚姻的美好向往,每天都过得很开心。

谈恋爱的时候,对方会像孩子一样宠她。

出去吃饭,她几乎没动过筷子。

对方知道她爱吃什么,就给她夹到碗里。

鞋带掉了,对方马上蹲下来帮忙系好。

就连擦嘴巴这种小事,也会帮她去做。

23岁的她,掉进了对方的温柔乡里,觉得自己找到了灵魂伴侣。

于是,怀揣着要过一辈子的念头,她懵懂地结了婚,又懵懂地生了孩子。

那时候的她,总觉得自己配得上全世界最好的感情。

于是,对老公的要求也逐渐变高。

“又要他有时间陪我,又要他有自己的事业,还要他能随时承接我的各种情绪。”

可是,随着婚姻生活的延续,她发现老公对她的态度有了变化。

先是开始敷衍,不似先前般的殷勤。

再是爱答不理,变得越来越冷漠。

直到后来,俩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

漫长的岁月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也突出了对方的缺点。

当平淡代替了激情,她眼中所看到的,是一个立体的,不那么完美的伴侣。

于是,矛盾接踵而来,争吵日日不休,根本无法化解。

最终不得不离婚。

如今,年岁渐长的她,再去回顾这段婚姻,发现其实不完全是对方的错。

相反的,自己负有很大的责任:

是她将婚姻想象得太完美了。

正是这样的“高期待”,毁了她的婚姻。

正如英国哲学家阿兰·德波顿所说:

婚姻中的很多痛苦,都来自浪漫主义爱情观的误导。

你误以为结了婚,对方就会心甘情愿为你付出。

会按照你的意愿发生改变。

实则不然。

一旦有了期待和要求,势必会有很强的落差感。

在婚姻中,你的要求越是高,对方就越是不堪重负。

你对婚姻的期待越高,对伴侣期望越大,往往失望也就越大。

理想化的伴侣,根本不存在。

02、指望别人解决自己的问题,会加速关系的破裂

事实上,婚姻制度延续了这么多年,知道不能抱有期待的人很多,能做到的却很少。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都指望着能靠着婚姻实现阶级跃升。

相信你也听到过,网上有个很火的观点:

说穷女孩的唯一出路,是上嫁。

具体的做法是什么呢?

趁着年轻的时候,早点嫁。

遇到合适人的时候,立马嫁。

诚然,这样的婚姻组合会让女孩少走很多弯路。

可实际上,嫁得好,就真的过得好吗?

电视剧《心居》中,冯晓琴的经历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她是外地人,来上海打拼。

她知道,凭借自己和家庭的能力,无法让她留在这座城市。

于是,她便想到了婚姻这条阶级跃升通道。

看中了没什么城府的顾磊。

顾磊没什么本事,连工作都要靠姐姐解决。

但有上海户口,有个能力强的姐姐,还有个三室一厅的大房子。

顾家人原本是不同意的,但没料到冯晓琴未婚先孕。

看在孩子的份上,这才让冯晓琴进了门。

靠着一场婚姻,她不光如愿在上海站稳了脚跟,还拥有了事事听她话的丈夫。

但她并不满足。

在她眼中,自己辞掉工作,伺候一家老小的起居,比老妈子还费心。

她想在上海有套自己的房子,也能让孩子去上更好的学校。

只是盘算一番后,发现手中只有三万闲钱,远不够首付。

于是,她又把希望寄托在老公身上。

先是给他报班,希望他能考下会计证,换一份挣钱多的工作。

再是撺掇老公去向姐姐借钱,开口就是一百万。

甚至用甩脸色、分开睡的方式,逼迫老公不得不同意。

怕老公张不开口,她还将借钱的台词写在纸上,逼着老公背下来。

那段日子,她将自己能在上海立足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眼前这个男人身上。

一遇到问题,就通过威逼利诱的方式,期待老公能给他一个解决方案。

可结果呢?

到头来,房子没能搞到手,反倒闹得家里鸡犬不宁。

老公也不慎身亡。

是,作为外地人,为立足嫁给上海人这步棋,她没走错。

但为了达成目的,不从自我出发,反倒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她大错特错。

要知道,嫁得好,只是一时的风光。

如何将这样的风光维系在以后的日子里,靠的不光是经营,还得有自我的觉醒。

凡事都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结果只会让我们大失所望。

03、放下执念,尊重对方,是婚姻必学的功课

这种凡事都依赖别人的做法,在心理学上有个解释,叫:不健康的边界关系。

解释起来很简单——

容易对别人的情绪和行为负责;

或是期待他人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这样。

尤其是婚姻中。

不少人认为结了婚,俩人就是一体的了,于是,毫无边界地和对方交往,将对方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并期待Ta能主动地解决自己遇到的难题。

殊不知,这样很有可能导致悲剧。

电影《希望沟壑》中,有这样一对夫妻:格蕾丝和爱德华。

他们性格互补,一个热情奔放,一个沉默内敛。

刚结婚时,格蕾丝认为自己找到了这世上最好的男人。

因此,她对丈夫抱有极大的期待。

一开始,当她需要陪伴时,她会习惯性地寻求丈夫的温柔乡。

可时间久了,当丈夫的表现慢慢不能满足她的诉求时,她开始变得强势,充满了掌控欲。

她会要求丈夫不要加班,好早点回家,和她一起承担育儿的责任。

年岁渐长,孤独加重时,她又对丈夫提出了“早点退休”的想法,希望丈夫陪她消遣时光。

她强势地安排着丈夫的行程,也管控着丈夫行为。

稍有不顺,就对丈夫疾言厉色。

长久的压抑下,丈夫愈发厌烦与她相处,便动了逃离这个家的念头。

影片中有个场景。

晚饭过后,丈夫收拾餐桌,开始为明天的早餐做准备。

而这时的格蕾丝,希望丈夫能放下手中的活儿,和自己敞开心扉聊聊天。

丈夫稍有犹豫,妻子的耳光便扇了过来。

她不能容忍一个失控了的丈夫。

可就是这个耳光,在打断了这段对话的同时,也将丈夫推向离她更远的地方。

因为忍受不了妻子的强势,最终,爱德华出轨他人,结束了这段婚姻。

离婚时,爱德华说:

“你说爱我时,那个人不是我,

是你创造的,你心目中的爱德华。

一直以来,你都在怪我不是你心里的样子。”

其实不用想,都知道过往这29年,爱德华过得有多窒息。

当本该平等的婚姻关系,变成了一方对另一方的支配与掌控时。

当一个人不再接受对方原本的样子,而是在他身上强加太多期待时。

这段婚姻,就离破裂不远了。

因为没有谁能完全承受另一个人的喜怒哀乐。

更不会有谁,希望自己的婚姻生活,如提线木偶般枯燥乏味。

婚姻中,能拯救你的从不是伴侣。

04、任何关系的前提,是让自己有幸福的能力

那么,在婚姻关系中,我们该如何保持一份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呢?

《爱,需要学习》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对我很受益:

尊重夫妻间的边界。

避免陷入控制和反抗的游戏。

具体有两个角度:

一、考虑怎么做会增强彼此感情,怎么做会损害彼此感情。

从提要求的一方来说,当你对伴侣提出要求,比如希望他今天穿衬衫,因为这样看起来更帅气。

如果他接受,这种要求会变成关心和支持。

如果不接受,甚至反抗,这种要求会变成一种控制,损害彼此的感情。

在要求对方时,尊重对方的意愿。

切记不要强加自己的主观意愿,而要本着平等的原则进行沟通。

二、反思这么做对解决问题是不是真的有帮助。

从接纳对方要求的一方来说,当对方提出要求时,对方的诉求只有一个:期待你帮他解决问题。

无论你拒绝或是接受,只要目的是解决问题,那么都无可厚非。

我们要避免的是,将俩人的关系陷入一方控制一方,这样不仅无法解决问题,也会损害双方的感情。

同样的,我还想说的是,婚姻的幸福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是你已经足够成熟,能看清内心的所求;

是你能放下对伴侣的期待,不断构建自己的能量场;

是你能靠自己的力量,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过得幸福。

不去做别人眼中的完美主义者,也不去做依赖别人生长的依赖主义者,而是要坚定的告诉自己:

我的生活我做主,我是幸福主义者。

因为,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的婚姻生活顺风顺水。

更没有人能确认伴侣一定能让你过得幸福。

我们这一生最关键的,不是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也不是期待用一场婚姻来解决人生困境。

而是要让自己拥有幸福的能力,掌握经营生活的方式。。

这样,无论将自己置于哪种环境,身处怎样的关系中,你都能笑看人间风雨。

我们的幸福,从来不靠别人给予。

而要靠自己创造。

 

作者 | 周美好,食一碗人间烟火,饮几杯人生起落。

赞(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