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卡夫卡的《变形记》才顿悟:中年人最好的活法,就是取悦自己

cjw123导航 2023-06-27 08:42:23 102 0条评论

1915年,卡夫卡的《变形记》问世,这本不足五万字的作品,一时席卷文坛,还影响了马尔克斯等一众作家。

年少读,只以为这是部基于想象的荒诞之作,而今重温才懂:

这更像是道尽现实残酷、揭露人性善恶的成长之书。

主人公格里高尔毫无征兆的,在一夜之间变成了甲虫。

随之而来的,是众人对他“异变”后的态度转变:

从最初的满怀期待,到如今的冷漠无视。

上司见他不能创造价值,把他辞退;家人认为他是个累赘,将他抛弃。

为了不给他人添麻烦,他只能降低存在感,最终在孤独与绝望中病逝。

这个兢兢业业工作、一心为家的中年人,倾尽所有却落得抱憾而终的下场,着实令人唏嘘不已。

但仔细想来,这何尝又不是生活的真实写照呢?

英国诗人奥登曾在评价《变形记》时说:

“卡夫卡对人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是现代人的困境。”

一语道破人生真相,书中的格里高尔,像极了为讨生活负重前行的你我:

中年以后,扛着养活家人的重担,不敢生病不敢倒下,畏惧裁员担心被边缘化……

直到把自己逼成了“讨好型人格”后,才开始顿悟:

为他人丢了自己,最是痛苦;为取悦自己而活,才最难得。

01、“无路可退”的中年人,活在他人的期待中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得吓人的害虫,硬如铁甲的背贴着床。”

这是小说的开篇,也是格里高尔不幸的开始。

他是一名普通推销员,每天就奔走于“家与公司”这两点一线,但突如其来的“异变”,彻底打破了这平静的生活。

这是他工作多年来的第一次“休息”,他利用这个机会,静静地躺在床上回想着过往的种种艰辛:

别人出差时过得“闲情雅致”,自己却忙到饭也顾不得吃上一口;

想要辞职不干了,但想起父母欠老板的债务,只能忍气吞声强撑……

这日子真是让人发疯,格里高尔越想越憋屈,可又没有退路。

肩上的担子早已压得他喘不过气,但一想起家人,也就顾不上这笨拙的身躯,只得艰难地从床上爬起,打算照常去上班。

可他还没打开房门,客厅就传来了母亲与上司说话的声音:

“他人不舒服,否则怎会没搭上火车!”

“但愿不是什么严重的病,我们做生意的为了公事,小毛病也得忍耐。”

这是经理看格里高尔上班迟到了,直接上门“问罪”的场景。

格里高尔听到这里,便打起了退堂鼓,不愿让经理看见他现在这样子。

因为此时的他早已明白:自己丧失了“工作价值”,当下恐怕难有机会去上班。

为了避免被当场辞退,他只好选择躲在房间。

经理显然不吃这套,他知道家人就是格里高尔的软肋,于是当众揭短,让格里高尔难堪:

“你一整季也没做成生意,且职位也并不稳固,我想让你父母知道一下也无妨。”

短短一句话,就抹杀了格里高尔之前的所有“功劳”,这让他十分恼怒。

但他承载着全家的希望,若是因这次失礼惹恼经理而丢了工作,他会内疚一辈子。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他只能打开房门,准备和经理当面汇报工作,以避免对方迁怒家人。

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一句话:

“中年男人的脆弱,都藏在了不能对家人流的眼泪里。”

的确,格里高尔的痛,未必是来自职场不顺,不能护家人周全、满足家人的期待,才最让他羞愧。

年少觉得这种无谓牺牲只是自我感动,而今才懂:

如临半坡的年纪,不只是为自己工作,还要为家人撑起一片天。

之前看到代驾司机霍金舵讲述的一个故事,感受颇深。

他曾接过一个开陆虎的中年汉子,对方处于醉酒状态,就那么一直趴在他肩上哭。

问及原因才得知,对方有家公司因经营不善,导致盈利走低,加上妻子在闹离婚,跳楼的心都有了。

甚至到达目的地后,男子翻遍全身只剩30多块,车费都不够。

最后还是霍金舵给他免了单,让这位失意的男子感受到了一丝暖意。

有人说,每个阶段都有不一样的责任,爱伴侣,疼孩子,养父母,一样不少。

因为这般活在他人的期待中,会有一种成就感,但我们忘了:

行至难处,冷暖自知,能够陪你走到最后的人,唯有自己。

02、“‘忘我”付出的背后,藏着无人在乎的悲伤

变成甲虫后的格里高尔,不仅不被人接受,反倒被当成累赘锁在房间里,无法出门。

他只能待在屋内,透过房门关注着家人的一举一动:

父亲盘算着家中的积蓄还能撑多久,母亲因无法接受“现实”整日以泪洗面,唯有妹妹顾及那一点兄妹情,给他早晚送饭。

生活不曾止步,但质量却大打折扣。

看着这一切,格里高尔心中泛起一阵心酸:为家人,也为自己。

当初父亲事业受挫,家里乱成一团麻,格里高尔几乎是一夜成长,找了份高薪却“伤身”的工作,干着别人最不愿意干的活儿。

最初他把赚来的佣金拿回家时,家人满是喜悦。

可到后来,这种欢喜再难看到,因为所有人都开始对他的付出习以为常,用钱换来的亲情,很快也失去了温度。

现在他丢了工作,父母自然也不再待见他,甚至觉得他这“鬼样子”是这个家的“耻辱”,不愿让他出现在客厅。

也许,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冷漠,亲人也不例外。

让格里高尔心灰意冷的,还是父亲想置他于死地的的薄情。

一天,为了给他腾出空间活动,妹妹向母亲提议搬走他房间的家具。

本是好意,可在执行的过程中,母亲无意看到格里高尔的“虫样”,直接被吓昏过去,他想要上前帮忙,却被妹妹拒绝。

父亲知道这件事后,愈加对格里高尔不满,甚至拿起一颗颗苹果就往他身上砸。

若不是母亲冲出来抱住父亲,格里高尔恐怕连命都保不住了。

网上看到有人问:

“为什么格里高尔曾经为家付出这么多,父亲却要对他下死手?”

一句评论让人破防:

“父亲的愤怒,源于母亲的惊吓,更是来自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无法挣钱养家的厌恶。”

看到这里,不免共情。

中年以后,总想着付出所有,让家人过得好一点,但最后却活成了“格里高尔”:

付出被遗忘,好意被曲解,想对家人好,换来的却是冷眼相待……

就像一句话说的:

“为生计努力时,大多人都只关心你飞得高不高,少有人关心你累不累。”

不要试图用牺牲自我的方式创造幸福,不值得;三分为人七分为己,才可贵。

03、后半生最好的活法,就是取悦自己

格里高尔丧失劳动力后,一家人只能过着入不敷出的生活。

为了维持日常开销,父母把闲置的空房腾出来出租,而清理出来的杂物则随意扔进格里高尔的房间。

自此,他也就逐渐被遗忘在那乱糟糟的屋子里了。

妹妹不再用心给他打扫房间;一日三餐也是残羹冷炙;偶尔母亲想看他一眼,还会遭到父亲呵斥。

讽刺的是,格里高尔虽被家人嫌弃,但他却依旧尽己所能地维护家人。

自家中遭遇变故后,妹妹再难拾起音乐喜好。

一天早上,新房客却十分捧场,提议让妹妹拉小提琴。

这会儿妹妹也难掩欢喜之情,立马开始演奏。

但那几个房客,哪懂什么闲情雅致,不过就是一时兴起,想端着架子“使唤”人罢了

躲在门后的格里高尔看着客厅发生的一切:

妹妹尽情演奏,房客们却慵懒地抽着烟。

为了替妹妹不受尊重而打抱不平,格里高尔愤然爬到客厅,试图阻止妹妹继续表演。

可当他“英勇”地暴露在外人面前时,家人不仅没有一丝感动,反倒觉得这是一种屈辱。

妹妹甚至抗议说:

“我不想在这只怪物面前说出哥哥的名字,我们得摆脱这东西。”

房客也在看见这大虫子后,提出解除租约。

格里高尔的存在,让所有人都心怀芥蒂,这一次他终于明白过来:

家人是多么讨厌他,甚至想让他消失。

最后一次从客厅爬回房间时,他回头望了一眼父母和妹妹,刚进房间,门就从外面上了闩。

那是妹妹做的,可他早已顾不上去深究:为何他心爱的家人,竟这般无情。

他只是感到全身疼痛,因为那颗嵌入后背的苹果已经腐烂,周围的发炎部位也愈发严重。

这时,他想起曾经充满温度的家,如今这般冰冷,也不再期待什么,只剩绝望。

待到凌晨,他便拖着疲惫、瘦弱的身躯去世了,谁也无从得知他是饿死的,还是被父亲扔的那颗苹果夺去了生命。

格里高尔短暂的一生,留给这个世界的回忆,少之又少。

没人记得他,也没有人为他的离去而感伤。

想起一句话:“死亡并不是真正的告别,忘却才是。”

被人遗忘,是可悲的,但更可悲的是:前半生为别人而活,后半生却不得善终。

人生到底该怎么过?或许没有标准答案,但历经人心善恶后,希望你我明白:

讨好他人,不如取悦自己;懂得向内求安全感,才是真正的成熟。

“冷漠的父子关系滋生了冷漠的家庭关系,唯有利益在维持着表面的和谐。”

格里高尔的一生便是如此,活在父亲的强权之下,为其还债,但最后却被家人无情所伤。

读完后,不免为这个中年男人感到不值。

可在现实面前,很多事都身不由己,面对往昔在乎的家人,谁又能做到事不关己呢?

与其说这是书中人物的悲伤,倒不如说,这是万千个“格里高尔”的真实写照:

为了碎银几两奔波在外,为家人,为朋友,却唯独忘了为自己。

所以有人感慨:“人到中年,不为自己活着,但要为自己生活。”

那些追逐的成就感,也并非他人给的,而是取决于你有多爱自己。

余生,懂得取悦自己,才能不负自己,活出最好的人生。

点个【赞】,愿你能为家人遮风挡雨,也能在平凡的点滴中自我成全。

作者 | 遇见小媛,一手执笔,写尽千山。公众号:小媛写意。

赞(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