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则啼笑皆非的故事:
一只小鸟整日在天上飞,接受雨水的洗礼。久而久之,它便觉得水从天上来。
有天,它看到老鼠在地上打洞,疑惑不已:“你这是要干什么?”
老鼠答道:“我在挖井,地下有水”。
小鸟笑得前仰后合,讥讽老鼠太傻,不知道水在天上,居然在这里做无用功。
老鼠无奈出言解释,可谁知它越说,小鸟偏越来劲,甚至召集了一千只鸟来联合抗议。
生活当中,不乏像这些小鸟一样的人:
明明略懂皮毛,却总喜欢对人指手画脚;
明明胸无点墨,却偏爱在众人面前吹嘘炫耀。
就像有句话讲的:你对世界的态度,就是你认知水平的体现。
越是无知的人,越喜欢卖弄自己。
01、盲目自信,源于低水平的认知
宋朝有位叫钟弱翁的县令,书法奇烂,却偏偏自命不凡。
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对匾额的题字挑三拣四。
有一次,他当着众人,对一处落满灰尘的阁楼题匾犀利批驳,并命人将自己的作品换上。
可直到众人摘下匾额,并擦去浮尘后,才发现:落款处竟然写着一代大师颜真卿的名字。
见此情形,钟弱翁尴尬得无地自容。
很认同一句话:“知识上的聋,会导致精神上的哑。”
生活中,越是认知贫乏的人,越容易高估自己,对自己产生迷之自信。
今年春节,我参加了小学同学聚会。
才刚走到包厢门口,就听到了大成在里面高谈阔论的声音。
原来,大成去年夏天去了深圳闯荡,走出小城市的他,心态随之膨胀了起来。
他吹嘘着自己在“高级餐厅”请客户吃饭的经历,讲述着自己交往的圈子,都开着何种豪车。
有人想插话聊几句,大成便马上用一副“你不懂”的神情,将对方话茬打断。
看着同学们渐渐哑然,大成洋洋得意。
殊不知,他所说的高级餐厅和豪车,只是普通收入人群的标配。
而自以为是焦点的他,实则是大家心里的笑点。
有人说:自以为是,是思想生命的一种病态。
现实当中,总有人稍有一点小成绩,就滋生出无限的自豪感:
读了几本书,就认为自己博古通今;
赚了点小钱,就开始目空一切;
工作早了几年,就觉得身经百战、无所不能。
殊不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己的那点小聪明,根本无足挂齿。
行走世间,看得起别人的斤两,掂得清自己的分量,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清醒。
02、保持谦卑,才是成年人的高配
你知道500年前的世界地图,是什么样的吗?
很多人一定想不到,当时,亚非欧大陆几乎占据了上面全部的位置。
因为在那时绘制地图的欧洲人看来,亚非欧大陆就是一切,关于地球的所有认知,自己已然了如指掌。
直到33年后,发生了一件轰动世界的大事——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欧洲人这才明白,自己过去的想法有多么可笑、肤浅。
所以,他们就此改变了地图绘制方式:开始在版面上大量留白,以此表示自己的“无知”。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如此:
你觉得自己知识储备够丰富,不曾想总有人比你见识更广;
你觉得自己工作能力足够强,但总有人比你更优秀,更专业;
你觉得自己见过许多世面,但总有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让你无所适从。
人生就是这样:
觉得“普天之下舍我其谁”的时候,往往是自己眼界太窄、认知和底蕴不够;
而眼界越广,便越懂得自身的渺小,越会对世界存一份敬畏。
一年冬天,有位企业家登门拜访金庸,看到家里满是藏书,称赞不已。
不曾想,金庸却摆摆手解释自己“其实没看多少”。
见此情形,企业家瞬间自信了起来。
他开始谈历史,谈战争,谈文明,并贯连当今的发展趋势,开始预测未来风口。
可渐渐地,他发现事情似乎不太对劲:
因为无论他讲什么,金庸都一清二楚,甚至还能补充出自己书架哪个位置的哪本书里,写到了这次事件。
企业家感觉有点慌张,继续试探:“你从没去过桃花岛,怎么知道有桃花岛?”
金庸更是信手拈来:“东海地图里有这么一个岛屿。”
多年后谈及这段经历,企业家依然为自己的莽撞和无知惭愧不已。
《中庸》写道:“水低为海,人低为王。”
人生最大的牢笼,就是“我执”太重。
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习惯扮演一个“施教者”,很容易停滞不前、固步自封。
真正成熟的人,都懂得放低姿态,沉淀自己,向内求、向外修。
03、真正的成长,从认知升级开始
知乎上有则提问:“影响一个人成长的底层要素是什么?”
有人回答:“认知力的高低。”
蜕变不是透过冲突,而是透过觉知。
人只有突围现有的认知圈层,才能冲破眼前的迷障,窥见人生的更多可能。
那么,如何实现认知升级?不妨参考这三点:
一、反躬自省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人遇事的第一反应就是抱怨:
成绩不好是老师水平差,业绩难看是同事拖后腿,感情不顺是伴侣不体谅……
他们永远都在吐槽,都在发牢骚,总觉得自己无可挑剔。
但在很多时候,与其问责别人,不如完善自己,积极掌握事情的主动权。
在自察中自知,在改变中蜕变,才能突破自己的认知层级。
二、极度开放
《原则》一书,曾多次提到“极度开放”原则:
经验往往会带来思维的束缚,主动突破心智框架,才能拓展出全新的见解。
生活当中,也多是这样的情况:
有人死守线下经营,生意惨淡到不忍直视;
有人搭上直播快车,反而赚了个盆满钵满;
有人重复过去的工作,最终被残酷淘汰;
也有人不断迭代技能,提前占据了下一片蓝海。
机会永远都在,前提是你要有开放的头脑和心态。
凡事别给自己设限,才能让路越走越宽。
三、终身学习
曾在网上刷到一段爆火的视频:
一场学术研讨会上,有位满头白发的老人边拍照边做笔记,格外引人注目。
有人以为老人是“新生”,所以这么拼。
殊不知,74岁的她曾是大学教授,不仅发表过许多专业论文,更著有多部教材。
世界从来瞬息万变,想要不被取代,就要在成长中时时锐化自己的竞争力。
保持思维活跃,迭代专业技能,与优秀的圈层保持链接与同步。
成长型思维,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铁饭碗”。
古希腊的戴尔菲神庙上,刻有两句传世名言:
第一句是:认识你自己;第二句是:凡事勿过度。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把自己囚禁在方寸的认知之间,却还沾沾自喜。
要知道,世界山高水阔,我们所见的不过其中一隅;
时代瞬息万变,你我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自己的无知。
作者 | 六月安夏,来源:帆书 原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