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季羡林先生,很多人都会想到他“国学大师”的称号。
但一个“国学大师”,远不能概括他跌宕精彩的一生。
他不但是国际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也是著名的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
他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精通多国语言。
他生前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更是成为教育界的一段佳话。
他经历过人生的大苦大悲,和生命的跌宕起伏,却从来不争不辩,不怨不艾。
他把自己一生的点点滴滴,都写在了散文集《心安即是归处》中。
在书中,他用朴实而通透的文字告诉我们,唯有心安,才是生命的归处。
而一个人想要获得内心真正的平和安宁,就必须要处理好3个关系:
与万物的关系,与别人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
关系顺了,心就安了。
01、物欲过甚时,少一点贪念更长远
在谈到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时,季羡林最欣赏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
在《心安即是归处》一书中,他曾狠狠吐槽生活中各种与大自然为敌的做法:
人本来也是属于大自然范畴的,但是,人自从变成了‘万物之灵’以后,就同大自然闹起独立来,有时竟成了大自然的对立面。
细细想来,好像还真是如此。
就像季老所说,我们常常习惯于“征服自然”,习惯用处理“敌我矛盾”的方式来处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短暂的时间内,貌似我们确实获得了胜利,大自然好像真的被“征服”了:
就如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屡创奇迹——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大至宇宙飞船,小至原子中子,无一不出自人类“征服者”之手。
我们不但对这种“征服”无比自豪,还常常变本加厉、源源不断地向大自然攫取着各种资源——生活水平越好,索取的物资就越多。
然而,大自然的容忍终究是有限的。
人类贪婪的、毫无节制的索取,换来的是最沉重的惩罚和报复:
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的持续恶性循环,让现有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
地震海啸、山火雾霾,让无数人流离失所,身心遭受重创;
臭氧层空洞、淡水资源匮乏、各种新疾病爆发、乃至一个又一个物种的灭绝……
都是大自然对人类最有力的回击。
对此,季羡林忍不住在书中大声疾呼:
“这些弊端中的任何一项不得以解决,都能影响人类生存的前途命运!”
掩卷之余我们就会发现,季老在几十年前的呼吁,到现在依然振聋发聩。
其实不仅是人类面对大自然,我们很多个人在处理自己与物欲的关系时,也常常受到贪念的蛊惑而不自知:
今年挣了10万元,那明年就应该挣20万、30万;
这次买几百块钱的包,下次就争取买几千或几万的包;
房子要越大越好,车子要越贵越好,票子要越多越好……
越追逐,越亢奋;越追逐,越贪心。
为了让能力跟得上欲望的节奏,我们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拼命压榨自己时间与精力。
就如同我们向大自然无限索取一般,我们也在向自身无限索取而不自知。
就如同大自然的容忍终究有限,我们的能力,也同样终将有限。
当我们的才华最终撑不起自己的梦想,当我们的能力永远跟不上物欲的节奏,那最终的结局,不是身体的垮塌,就是心理的崩溃。
有人说,人生最大的困境,就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
细想之下,不无道理。
唯有清醒地认知自己能力的上限,才能避免盲目的自我压榨。
唯有冷静地控制自己澎湃的物欲,才能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02、人际交往中,多一点钝感更舒心
如果说在人与物的关系中,季羡林提倡“天人合一”,少一点贪念;
那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他一直践行的,就是要多一点“钝感”。
在《心安即是归处》一书中,他讲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学校的一位学者,有段时间突然对他猛烈抨击,言谈之间,常常流露出很多的不满和怨恨。
但奇怪的是,季羡林却完全不知道这个人的存在,更不知道这位学者为什么对自己有这样深的芥蒂。
后来通过同事的转述,季羡林才知道,原来这位学者之所以怨恨自己,是因为他认为季羡林现在所占有的位置,本来是应该属于他的。
季老这个“鸠”把他这个“鹊”的“巢”给占据了,所以他一想到这事就愤愤然,继而对季老满腹怨怼。
生活中很多人遇上这样莫名其妙的人时,大概率都会“呸”的一声,然后再骂上一句“神经病!”吧?
然而,季羡林却不急不躁、不怒不恼,而是一笑置之。
在书中,他写下了自己当时的感慨: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各人禀赋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好恶观等等,都会有差别。
每个人都会有友,也会有“非友”,朋友通常对我们赞誉有加,而那些“非友”,则难免会有诋毁。
如果一个人只希望有赞誉,而从来没有非议,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短短几句话,就把季老内心那份淡然通透的“钝感力”体现得淋漓尽致。
何谓“钝感力”?
作家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一书中提到:
所谓钝感力,其实就是面对非议时所体现的一种通透与豁然;是面对困境时所拥有的韧劲和耐力。
仔细观察就能发现,那些内心敏感的人,往往更容易陷入自我否定和精神内耗的泥淖:
别人的一个眼神,就能掀起他心里的巨浪;
别人一句不经意的话,也会让他纠结几天。
一点异常情况,都会让他过度解读,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让他草木皆兵。
马未都曾说过一句话,特别让人深思:
你在社会上混,敏感不重要,钝感重要,别人批评你一句,你就寻死觅活的,那肯定不行。
是啊,这世上从来没有人有义务时时护你周全,处处照顾你的玻璃心。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从来都是总有人会喜欢你,也总有人会讨厌你。
别人如何看待与评价我们,我们无法左右。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像季老一般,学会换个角度去看待那些让你耿耿于怀的人,和那些让你难以释怀的事。
网上有句话说得特别精辟:“心大了,事就小了;事小了,人生就顺了。”
当你拥有了“钝感力”,你就拥有了一个能抵御外界负面影响的坚实盾牌。
当“钝一点”变成你与人相处时的人生信条,你的生活就会少了许多烦恼。
03、跌落谷底后,添一点信念更顺畅
季羡林的前半生,曾经经历过无数次人生低谷。
在他二十几岁时,好不容易争取到去德国留学的机会,没曾想刚过去,就遇上德国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当时的德国被英国和法国轰炸得一片狼藉。
他身边好多同伴不是被活活饿死,就是被活活炸死。
原本计划的两年留学生涯,也被战争影响,导致季羡林在德国的留学时间长达10年之久。
在这战火纷飞的10年里,他一直坚持着语言学的研究。
外面各处都在狂轰滥炸,而他每天都要拿着装满稿子的皮包到山上去躲避空袭。
正是这10年日复一日坚持不懈的研习,才让他日后得以成为精通多国语言的国际著名语言学家。
当战争结束,季羡林几经辗转终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祖国,没曾想迎接他的,却是漫长的十年浩劫。
他被关押、被批斗,被殴打到满脸鲜血,被羞辱到濒临崩溃。
他也曾经偷偷藏好安眠药,想一死了之。
但最终心底那股不屈的信念,让他挺了过来。
他在《心安即是归处》中,回顾那段不堪回首的心路历程,发现正是司马迁在《史记》中那篇《太史公自序》给了他活下去的动力和希望: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
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
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是啊,纵观古来的圣贤大家,无一不是曾经在痛苦中沉沦,又在痛苦中奋发。
面对身体上的伤痛和心理上的折磨,季羡林就靠着“熬下去”的信念,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无眠的黑夜,最终等来属于自己的光明。
季老的人生历程中,是不是也藏着我们无数普通人的影子?
大疫三年,多少人失业破产,负债累累,本以为疫情结束,好日子就来了,没想到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很多普通人的日子依然过得无比艰难。
当一个人穿过苦涩之后依然是苦涩,历经困境后依然是困境,他往往会丧失与自己内心平和相处的能力,从而变得悲观、焦虑,甚至绝望、厌世,一如当年偷藏安眠药试图自杀的季老。
杨绛说:
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失意,学业的压力,爱的惶惶不可终日……
挺过来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挺不过来的,时间也会教你,怎么与它们握手言和,所以不必害怕。
网上有句话特别让人深思:“得意时,要善待别人;失意时,要善待自己。”
越在低谷中,越要一次次妥善处理好内心的冲突;
越在难熬时,越要千百倍地呵护自己脆弱的身心。
坚守“熬下去”的信念,努力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努力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唯有度过黑夜,才能看见耀眼的光芒;
唯有穿越风雨,才能邂逅绚丽的彩虹。
唯有“熬下去”,才能走出人生低谷,迎来余生的无数种可能。
季羡林先生的一生,让人无限感慨。
他的生活,曾跌入过深不见底的低谷,但他却坚守着“熬下去”的信念,最终守得云开月现。
他的人生,曾经历过无数次惊涛骇浪,但他却凭借自己的坚韧和执着,终于获得喜乐圆满。
他用自己跌宕精彩的一生,给了我们无数普通人最深刻的警示:
在处理自己与物欲的关系时,不妨少一点贪念,才能走得更长远;
在面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时,学会多一点钝感,才会过得更舒心;
在陷入自己与内心的撕扯时,记得添一点信念,人生才会更顺畅。
毕淑敏说:“人生所有的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
细想之下,不无道理。
当我们历经世间沧桑,尝遍人生冷暖,往往就会发现:
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调整自己,理顺各种关系的过程。
当你真正理顺了自己与物欲的关系,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你就会真正懂得:
关系顺了,人生也就顺了,人生顺了,心就安了。
作者 | 陌菲,7 年一线期刊作者、 全网流量300 万 + 爆文作者, 公众号:陌菲聊写作
文章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联系十点读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