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须补充,这是我创造的最动人的女主角。”
在《寻欢作乐》的自序里,毛姆动情地写道。
一直以来,毛姆以文字犀利、充满讽刺而在文坛独树一帜。
可在这本书里,他却破天荒地把所有溢美之词奉献给了女主角罗西。
罗西的原型,是毛姆一生唯一难以忘怀的女友。
他斟酌多年,始终未能以满意的方式将这个回忆里最可爱的女人述诸笔下。
直到女子去世,毛姆百感交集,终于将她恣意洒脱的一生写入作品,呈现给世人。
故事以作家阿申登收到邀约,为知名作家德里菲尔德写人物传记为主线,勾勒了德里菲尔德第一任妻子罗西的人生。
她活得那样自我,甚至于有些离经叛道。
许多人爱她,也有许多人厌恶她。
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读完书的你我是否喜爱罗西,她都照样喜欢自己。
01、不听劝,才能更自在
作家阿申登年少时住在小镇的叔叔家,那时镇上的人有个心照不宣地默契——共同鄙夷三流作家德里菲尔德及他的妻子罗西。
长辈们一再教育阿申登不要靠近这对夫妇,阿申登心里却对他们越发好奇。
一天,阿申登自学自行车时不慎摔倒,路过的德里菲尔德夫妇顺手扶了他一把,三人就此熟络起来。
出人意料,家人口中一无是处的夫妇俩,不仅热情善良,而且为人直率坦诚,让阿申登不由自主地产生亲近之意。
而总被婶婶当作负面教材的罗西,更是有着粗布衣衫也难掩的丽色,还有着极富感染力的笑容。
于是,阿申登忍不住与他们多次游玩,日渐亲密。
然而,当阿申登的家人得知他与罗西来往后,将他狠狠斥责了一番,称罗西为“不三不四”的女人。
原来,罗西出生卑微,成年后从事的第一份工作是酒店女招待,期间却从不避讳与男性顾客打交道。
罗西听到最多的话,便是劝她收收性子,学着做一个矜持内敛的淑女。
只有每天都打扮得一丝不苟、说话细声细气、神态羞赧保守,才符合众人口中女性该有的模样。
但她从不肯听取这些苦口婆心的劝说,而是坚持做自己,哪怕饱受非议与白眼。
也正因如此,她从不被世俗的条条框框所约束,独具一格,鲜活明媚。
即便是不断告诫阿申登远离罗西的阿姨,也在真正与罗西接触后,禁不住为她的人格魅力所倾倒,再说不出讨厌她的话。
现实生活里,我们总渴望听到赞美之词,却怯于背离他人的期待。
于是,我们总有意无意去听从旁人的意见,迎合外界的所谓标准。
可到头来,最懂事的小孩总受冷落;最讨好的同事总受欺负;最完美的伴侣总被抛弃。
越是从善如流地改变自己,越是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无声告白》里曾说:“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人活一世,无论怎样做都会有人讨厌。
与其在外界的眼光中丢失自我,不如沉浸式做自己。
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才能活得更自在。
02、懂分离,才能更酒脱
在小镇的日子,德里菲尔德的作品无人问津,夫妻俩的生活时常入不敷出。
因为作品屡屡被拒,无人欣赏,德里菲尔德不免有时陷入自我怀疑,向罗西倾吐负面情绪。
可罗西却不曾受到他的影响,即便有时窘迫到食不果腹,也从不埋怨,依旧每日带着德里菲尔德出门散步、骑行,尽力寻找生活里的小确幸。
在她的感染下,德里菲尔德也慢慢重拾自信,灵感不断,写出了几篇脍炙人口的作品,开始小有名气。
阿申登读大学后,德里菲尔德因为债务问题,带着罗西搬往外地。
多年后重逢,德里菲尔德早已名声显赫,罗西的身边也围绕着无数爱慕者。
无论是一掷千金的钻石富商,还是一贫如洗的甲板水手,罗西都欣然与之结交。
她与他们来往交际时,从不过问他们的出身,也不探寻他们的秘密。
当他们向她倾诉心事,她便静静倾听;当他们沉默不语,她也不加追问。
她严守着自己和所有人的边界,不背负他人的情绪,也不对他人施加自己的喜恶。
所有与她交往过的人,都不可自拔地被她吸引,愿为她付出一切。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课题分离”概念,指的便是如罗西这般,将自己与他人人生的课题分割开来。
谁的人生,因果便由谁自己承担,他人可以倾听、可以建议,但绝不要干涉。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为不懂课题分离,被卷入他人的人生旋涡。
父母婚姻不幸,形成童年阴影,便一世难拾爱人的能力,重蹈失败婚姻的覆辙;
朋友抱怨不断,染上负面阴影,便对世界充满怨怼沮丧,走入堕落颓丧的循环;
孩子不思进取,积累焦虑牢骚,便对家人不断埋怨催促,在亲子矛盾之中憔悴。
交往边界的模糊,只能让自己在负重之下,举步维艰。
把重心放回自己身上,从他人的课题里抽身出来,方能自在地经营自己的人生。
管好自己,莫渡他人,才是成年人最大的清醒。
03、能翻篇,才能更无忧
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阿申登忽然被告知,罗西与情人私奔远走。
他四处找寻多年,罗西却始终杳无音讯。
直到几十年后德里菲尔德去世,阿申登才接到一封来自美国的邀请函,署名为罗西。
远赴千里,阿申登终于再见到已经年迈的罗西,才得知当年的真相。
罗西与德里菲尔德原本有一个女儿,两人十分疼爱她。
可女儿却在六岁那年患上了脑膜炎,夫妻二人花光积蓄,辗转无数医院,也没能挽救她的生命,只能眼睁睁看着她在病痛中离世。
女儿的死,给罗西和德里菲尔德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痛,也在他们中间树起了无形的隔阂。
德里菲尔德一直想再要一个孩子,可罗西却因为生女儿时落下病根,再也无法生育。
夫妻二人相顾无言,彼此之间只剩下沉痛的回忆,再也难拾曾经的甜蜜。
罗西既厌恶自己对女儿死去的无能为力,也不愿继续留在原地无限回味痛苦。
于是,当昔日的恋人乔治勋爵出现,问她是否愿意与自己以前去往美国重新开始时,罗西便决定抛下过往,与他远走。
在全然陌生的异国他乡,罗西虽然陪乔治过着艰苦的日子,却也渐渐从悲伤之中走出。
从写满伤痛的过去中脱身而出,罗西又开始重新书写她人生的新篇章。
《纵横四海》中有句话:
有些事一旦过去,最好的方式就是一走了之。别柔肠百转自怨自艾,别心有不甘怨天尤人,结束才是新的开始。
或许有人会说,罗西的一走了之实在自私,将德里菲尔德一人留在原地独自徘徊。
可事实是,当两人彼此相望时,都会勾起心中的痛,一起跌入绝望的深渊。
此时,分开才是对他们最好的选择。
离开罗西后的德里菲尔德,也开启了新的人生旅程。
他与向往名利的巴顿太太结合,在她的帮助下一跃而成文坛顶流,实现了多年夙愿。
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在反刍中反复折磨自己,只会将未来葬送在过去。
唯有及时翻篇,快速走过,才能窥见前路新的风景。
作家黑塞曾说:
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
罗西的性子,叫人又爱又恨,算不上一位人设完美的女主角。
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给自己的人生交了份满分的答卷。
她活得自我,不为迎合他人的看法而自缚;
她活得洒脱,不因共情他人的经历而自困;
她活得惬意,不因沉溺回忆的沼泽而自苦。
人生就像手中尚未打开的巧克力糖,什么滋味,全看你如何品味。
当你只为讨好自己而活,全世界都会对你温柔以待。
作者 | 墨染,执笔泼墨,写意人生。
文章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联系十点读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