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我国研究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成功,25年糖尿病病史患者被治愈!

cjw123导航 2024-05-09 08:33:21 26 0条评论

我国作为糖尿病第一大国

患者人数高达1.4亿

其中约4千万患者

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注射治疗

好消息来啦

上海长征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殷浩教授

领导的科研团队

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世界首例!

我国研究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成功

25年糖尿病病史患者被治愈!

4月30 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殷浩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程新教授团队,在权威杂志Cell Discovery(中科院1区,IF=33.5)在线发表了题为“Treating a type 2 diabetic patient with impaired pancreatic islet function by personalized endoderm stem cell-derived islet tissue”的研究成果。这是国际上首次利用干细胞来源的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成功治愈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糖尿病的病例报道,目前该患者已彻底脱离胰岛素长达33个月。

上海长征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殷浩介绍,相关科研团队历经十余年潜心研究,利用患者血液PBMC重编程为自体iPSC细胞,并使用国际首创技术使之转变为“种子细胞”即内胚层干细胞(Endoderm stem cell, EnSC),最终实现在体外再造胰岛组织(E-islet)。该项技术已趋于成熟,是再生医学治疗糖尿病领域的重大突破。

该项技术的首例受益者为59岁男性,有25年2型糖尿病病史,并发展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尿毒症),2017年6月出现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并接受肾移植。但由于其胰岛功能近乎衰竭,每天需要多次注射胰岛素,未来存在糖尿病严重并发症风险。

2021年7月19日,由于对低血糖的担忧以及考虑血糖控制不佳对供体肾脏长期生存的不利影响,该患者在上海长征医院接受了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治疗,术后第11周即开始完全脱离外源胰岛素,其口服降糖药(拜糖平、二甲双胍)术后逐步减量,并在第48周和56周实现彻底撤药。空腹及餐后C肽等关键指标较术前显著提高,证实胰岛功能得到有效恢复;肾脏功能等随访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也提示该疗法可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总的来说,这是国际上首次使用自体衍生胰岛治疗胰岛功能受损的 T2D 患者的人体组织替代疗法。

团队首席科学家程新于2012年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内胚层干细胞(EP cells)及其改良类型EnSC,其在胰腺、肝脏等定向分化的特异性及体内安全性方面具有优势,是体外规模化再生胰岛、肝脏等组织的优选种子。在此基础上,程新教授还成功建立了GMP条件下的规模化定向分化体系,可实现规模化生产,在攻克糖尿病领域,向前迈进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据悉,除了首例严重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团队也成功开展并治愈了多例脆性1型糖尿病患者。殷浩表示,未来课题组将聚焦干细胞来源再生胰岛组织的相关研究,进一步开发无须免疫抑制的“通用型”再生胰岛组织,从而为广大长期依赖胰岛素注射的糖尿病患者提供新的治愈疗法。

除此之外

血糖高了,是有机会逆转的

逆转时机是糖前期或刚诊断糖尿病时

血糖高了,有机会逆转

糖尿病有100多种并发症,放任不管时,器官、组织如同泡在高浓度的糖水里。
有人拿到体检报告时,可能会庆幸:血糖虽然超出正常值,但没有诊断为糖尿病,说明我很健康。其实,这部分人已经处在糖尿病前期(糖前期),距糖尿病仅一步之遥。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我国有近2亿糖尿病前期患者。

在糖前期进行生活干预,一半人可以绕开糖尿病;另一半人群即使患上糖尿病,也可以减少30%左右的心血管事件。

在糖尿病前期阶段,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和临床表现,主要依靠检测血糖发现。

糖尿病前期(糖调节受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或)糖耐量异常(IGT)。如果空腹血糖≥6.1mmol/L并<7mmol/L称为空腹血糖受损(IFG),如果餐后两小时血糖≥7.8mmol/L并<11.1mmol/L则称为糖耐量异常(IGT)。比起单纯空腹血糖高或单纯餐后血糖高,二者兼有的患者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要更高。

刚确诊糖尿病时,高血糖毒性作用的时间不长,及时去除毒性后,现有的胰岛细胞功能有可能恢复正常。

病程5年之内且符合超重、C肽水平高、无抗体3个条件的糖友,也有逆转机会,逆转率达70%左右。

遇到皮肤瘙痒、起疹子、长泡等情况

很多人会认为

不要紧,过段时间就好了

真相是

皮肤是全身健康的一面镜子

出现瘙痒、皮疹等信号

可能是身体在提醒你——血糖失控了

血糖高,皮肤会出各种状况

健康人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1毫摩尔/升以下。一旦血糖超标,皮肤组织的糖原含量随之增高,会刺激皮肤出现种种问题。

1.瘙痒

血糖升高刺激皮肤末梢神经,就会导致皮肤发痒。此外,血糖高也会损害自主神经,使皮肤因出汗减少而异常干燥。

2.皮肤皱褶处变黑

皮肤皱褶处出现天鹅绒般的色素沉着,最常见部位是颈部、腋窝、腹股沟处。

这种变化往往是糖尿病前期的征兆,且可能是糖尿病的第一个预警信号。

3.皮赘

在高血糖和胰岛素刺激下,角质细胞过度增生,会形成皮赘。

皮赘常出现在颈部、腋窝、眼睑等部位,皮赘上长出细细的“蒂”,上面挂着个“肉球”,大部分无不适,若觉得影响美观可激光去除。

4.小腿前长斑

表现为小腿前侧出现边界清晰的褐色斑块,刚开始时多是无痛、小且平、边界清楚的暗红疹。

5.出现水泡

血糖失控,手脚、双腿等部位可能会出现烫伤样的水泡。水泡外壁薄,含有浆液,周围无红晕,2~6周内可自愈,消退后在皮上留有色素沉着。

6.感染

高血糖可抑制白细胞的黏附、吞噬,进而降低机体抵抗力。同时,高血糖也有利于细菌繁殖。

皮肤可出现红肿或皮疹,有时还有小水疱、干燥鳞屑,或是产生看着像干酪一样的白色分泌物。

7.环状丘疹

好发于足背、手及关节处,表现为平滑丘疹和斑块,通常无不适感。

遇到上述情况,不要单纯地认为只是皮肤问题,最好查查血糖,很可能血糖已超标但不自知。如果已经患上糖尿病,可以找医生讨论治疗方案控制病情。

良好生活方式是降糖良药

整体来说,饮食干预和运动干预是重要的逆转手段,同时也是重要的预防手段。

1.早餐不晚于8:30

医学研究显示,在8点半前吃早餐,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均较低。早餐要有肉、蛋、奶、豆、坚果、蔬菜、水果中的2种以上,不宜只吃主食。

2.将碳水减少至30%~50%

血糖超标的人,主食量可减少到食物总量的30%~50%,其中粗粮占主食的一半。减下来的主食用蔬菜、肉、蛋、奶、坚果代替。

3.调整吃饭顺序

“纤维类→蛋白/脂肪类→碳水类”的进餐顺序,对餐后血糖更友好。

4.细嚼慢咽、多粗少精

吃得越慢,越容易有饱腹感,升糖越慢。一顿饭最好不少于20分钟。

食物越精细、越软烂,升糖越快;而那些不够软烂、需要细细咀嚼的食物,更有利于稳定血糖。

5.烹饪方式简单点

烹饪方式越简单,升糖越慢,比如即食燕麦GI为83,传统需要自己煮的燕麦片GI只有59。

6.早点吃晚餐

有研究显示,早点吃晚餐,推荐18:00左右,可以改善24小时血糖水平。

7.调整饮食结构

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的膳食结构包括地中海饮食、DASH饮食、半素和纯素饮食等。

8.将运动变成习惯

运动不仅能降血糖,还可以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推荐有氧和抗阻运动联合进行。

赞(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