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有趣的人,不简单

cjw123导航 2023-09-23 08:20:28 71 0条评论

作者:蓁蓁  ,来源:醒读哲学(ID:xingdu4914)

蔡澜曾说:平稳的人生,一定闷。我受不了闷,我决定活得有趣。

漫漫人生,总逃不过生老病死的循环,和读书工作结婚生子的轨迹。

但在轨迹之中,总有人能将乏善可陈的人生,过得活色生香,令人回味。

这是一种本事,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人生智慧。

01、有趣,是一种本事

诗人余光中曾把朋友分为四型:

第一型:高级而有趣;第二型:高级而无趣;第三型:低级而有趣;第四型:低级而无趣。

可见,有趣是一项特质,一种本事,并非每个人都会拥有。

但拥有的人,总能将平淡甚至有些晦暗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譬如苏轼,他一生颠沛流离,受尽磨难,在一贬再贬的境遇中,依旧能够发现生活的美好。

他炖猪肉,“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明明是无钱买羊肉,只得买来猪肉解馋,却饶有兴致地做出了美味的“东坡肉”。

他食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明明被贬到岭南蛮荒之地,却为了吃荔枝,愿做一世的岭南人。

他吃生蚝,“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

明明从岭南又被贬到更远的海南岛,却叮嘱小儿子,别让朝中的官员知道海南生蚝鲜美,担心他们会来分我的美味。

汪曾祺曾说:“对生活心存热爱,从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活得有趣,对世间万物皆有情,观察得细致。”

不是每个人在人生的低谷期,都能活得恣意潇洒,能在寡淡甚至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依旧保持乐观的心性。

但这份心性是不可或缺的,是支撑我们走出低谷,走向光亮的台阶。

人生多艰,如果说只能拥有一项本事,那就是在乏味的日子里,把每一天都过得生趣盎然。

有趣,就有希望。

02、有趣,是一种态度

艺术大师黄永玉,年过九旬,却从来不认老。

他喜欢穿鲜艳的衣服,戴着贝雷帽,嘴里叼着烟斗,怎么帅气怎么捯饬自己。

有人问他养生秘诀,他哈哈大笑:“我从不养生!喜欢睡觉、不吃水果、不运动,还喜欢守着电视机看连续剧。”

95岁时,他与太太在家吃一只半人高的龙虾。

为此,他调侃道:“人家说,不要留超过80岁的老人在家里吃饭,以免发生意外,那我就在自己家吃给他们看!”

他似乎一辈子都不曾循规蹈矩,怎么开心怎么活是他的人生信条。

在他的眼里,也似乎没有烦心事,纵然是吃苦受累,也是有趣至极。

他曾因一幅猫头鹰的画像,被关进牛棚。

身上被人拿皮带一下一下地抽,他没喊疼,回家还笑着告诉太太,我今天挨了224下。

每一次挨批游街回家后,他都会跟旁人描绘北京街头的风景。

有人训斥他,这年头要沉重些,别整天嘻嘻哈哈的。

他便找来医疗本,给自己写上一本的疾病,“我够沉重吧!”

王小波说:趣味,是感觉这个世界美好的前提。

有趣的人,不会给自己的人生设限,更不会用世俗的眼光,来左右自己的人生。

在他们眼里,酸甜苦乐都是滋味,喜乐忧愁皆是体验。

如果怕苦怕累,怕病怕死,活着实在没有意思。

在平顺的日子里,每个人生命的长度不会相差太远,但有趣的人,生命的质量却令人望尘莫及。

真正的有趣,并非是语言的活泼,反应的机敏,而是对生活有着深深的热爱。

当有趣成为一种人生态度,生命也将无限宽广。

03、有趣,是一种智慧

梁启超的妻子李蕙仙,出身大户,性格泼辣,但两人相伴的日子里,几乎没有红过脸。

在梁启超看来,家是温馨甜蜜的地方,是需要一些“趣味主义”的。

对于生活中无法避免的矛盾,他总以包容、逗趣的方式,一一化解。

不在家的那几年,尽管妻子一人操持家务,十分辛苦,但他总不忘写信回家,与妻子说些有趣的事情,不叫妻子心里辛苦。

在孩子们面前,他也无半点架子,还经常撒娇卖萌。

三儿子梁思忠曾写信叮嘱他保养身体,他却回信说:“好啰嗦的孩子,管爷管娘的,比先生管学生还严。”

因为家庭氛围轻松活泼,子女们得以自由、阳光、快乐地成长。

不像别家的孩童,需要父母立规矩,梁家的九个子女,上进好学,以读书为乐,个个是才俊。

每个人都喜欢在有趣的环境下生活,与有趣的人成为朋友。

比起吃苦的励志,有趣更能成为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动力。

在孤独无依的日子里,也能满怀期待,心生感激地去善待自己,善待生活;

在埋头奋斗的日子里,也能不畏困苦,斗志昂扬地去拥抱生活的挑战。

日子或许单调,生活或许琐碎,前进的路上或许总有坎坷。

但活得有趣,是一种智慧,能让我们跳出尘世的藩篱,内心的桎梏,多一些耐心去抚平生活的褶皱,多一份情趣去熨贴生活的贫瘠。

正如一句话所说:生命就像镜子一样,有趣之人对生活保持着极高的投入度,全力拥抱,生活也全力拥抱他。

有趣的人,把眼前的苟且,过成诗与远方;在柴米油盐里,瞥见人间烟火。

一辈子不长,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有趣的人。

有趣的人,不简单;有趣的生活,幸福绵长。

作者 |蓁蓁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醒读哲学(ID:xingdu4914),用文字带给你醍醐灌顶的人生感悟,每晚八点,相约醒读,遇见更好的自己。转载请联系醒读哲学。

赞(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