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精神内耗更可怕的,是你的受害者心态

cjw123导航 2023-12-02 08:49:24 71 0条评论

曾看到这样一个提问: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其中有个高赞答复是——

弱者抱怨,强者改变,故弱者愈弱,强者愈强。

人生在世,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工作不顺心,生活不如意,婚姻不快乐,孩子不听话,面对这些情况的时候,我们难免会产生抱怨的念头:

“为什么我老是这么倒霉?”

“他怎么能这样对我!”

但殊不知,当你习惯性把问题归咎于他人或外部环境,总认为自己很可怜时,你正一步步落入“受害者心态”的陷阱。

01、抱怨不休是“受害者心态”的特征

网友分享了一个故事,他刚入职一家新公司,就遇到公司年度表彰大会,同事小李获得了褒奖。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接触,他发现小李确实很会跟人打交道,只要有小李在,气氛总是很融洽。

可有次,他和另一位同事大刘一起吃午饭时,却发现大刘对小李很是嗤之以鼻。

“不就是能说会道吗?要是没有我写方案,他能拿下客户?”

原来,大刘做策划的能力不错,口才却不太好,所以每次给客户提案时,公司都会派小李去,以致于客户大多只记得小李的名字。

后来,大刘再次抱怨小李时,网友忍不住出谋划策:“既然你心里这么不舒服,是不是可以尝试给公司提提意见,或者练习一下沟通的技巧?”

没想到,大刘一脸激愤地说:“公司能不知道这种情况吗?摆明了就是欺负咱们老实人呗!”

网友一番好心,却被怼得哑口无言。

现实里,像大刘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放着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不做,却忠爱不断地抱怨和发泄。

喜欢表达情绪,而不去解决问题。

这是“受害者心态”的典型特征。

再仔细看,你会发现陷入“受害者心态”的人,大多还是“归因大师”,他们最善于从别人身上找原因,对自己的缺陷是只字不提。

总之,有问题,都是别人的锅,而我自己清清白白。

最后是骗了自己,也烦了别人。

至于现实的困境,却没能得到任何解决。

02、他人的同情是“受害者心态”的养料

婚姻纪实综艺《再见爱人3》中,模特王诗晴曾让很多观众同情不已。

她和老纪既是夫妻又是事业伙伴,两人年龄相差十岁,在这段关系里,阅历丰富的老纪掌握着更强势的话语权。

老纪认为诗晴作为模特,专业能力不过硬,对她每天穿什么衣服,发朋友圈的图片顺序都要一一过问。

这让诗晴感到很压抑很痛苦,她开始频繁向朋友诉说老纪对她的“控制”,大家听完都觉得老纪的做法着实令人窒息。

可令人惶惑的是,每次在经历了一天的委屈控诉后,王诗晴还是坚定地选择“不离婚”。

后来眼尖的观众发现——

王诗晴总喜欢在一群人聊天时,把话题转移到老纪对她的伤害上,习惯性把大家拉到自己的阵营,当大家对她表示同情,表示认可的时候,她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这个时候大家才明白,实际上她是在扮演一个“受害者”的角色,享受着大家的关心和同情。

这种同情,让人觉得自己正在被关注,正在被爱着,宛若一个小公主,不自觉间,沉溺其中。

而这种沉溺,十分致命。

它如同饮鸩止渴,最后的结果就是越陷越深,当事人越看越觉得自己悲惨,乃至忘却了自己其实完全可以抽身离开。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说一个书生偶然间扭伤了自己的右腿,他一瘸一拐走在大街上,大家看到后纷纷对他表示关心,都来询问他为何受伤,有人还给他碎银。

久而久之,书生开始享受这种关注,享受大家对他的嘘寒问暖和倾囊相助,每天他都要一瘸一拐地到街上去走一遭,博取同情。

就这样过了30年,直到有一天被一条野狗追咬时,不得不逃跑时,他才惊觉,原来自己的右腿早就痊愈了,自己空有着一副健康的躯体,却在大街上当了30年的乞丐!

受害者心态就是这样,以他人的同情为养料,最终将一个人彻底地困在原地,成为废柴。

03、戒掉“受害者心态”是每个成年人的必修课

其实,成年人的生活从没有容易二字。

各种困境总会在我们意想不到的时候接踵而至,每到这种时候,埋怨别人,寻求关心,确实来得更容易一点。

但假如你真正想解决问题,想让你的人生有所不同,那就不能如此。

陷入“受害者心态”,只会一步步滑入深渊。

《小狗钱钱》的作者舍费尔先生在他的著作里曾写道,无论是谁,如果你想改变你现在的生活,那么首先要意识到的一点就是“你必须对你自己负责”。

永远不要去找一些无谓的借口和理由。

戒掉“受害者心态”,是每个成年人的必修课,那么于此,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① 自我复盘,认识问题所在

看到过一则笑话:

某部队在阅兵列队时,一个很严厉的长官径直走到一个士兵面前命令他:“把上衣口袋的扣子扣上!”

士兵很紧张地问:“是现在吗?”

长官说:“是的。”

于是士兵小心翼翼地把长官上衣口袋的扣子扣上了。

好笑之余,道理也显而易见。

很多时候,我们都很容易看到别人的问题,却难以发现自己也存在相同的问题。

我们以为只是随口抱怨,却很容易忽略:一旦开始哀叹,就会停不下来。

所以,必须时刻留意自己的思维、情绪和行为,特别是当遇到困难和挑战时。

审视自己是否会有“受害者心态”的迹象,是否很容易将问题归咎于他人或环境。

一旦意识到,立刻更正,绝不拖延。

一刻也不要让“受害者心态”蔓延生根。

② 停止自怜,寻求正确帮助

有位社会学家曾分享过他的一个观察结果:

人类很喜欢给别人提建议。

当你忍不住向他人诉苦时,别人在给予慰藉的同时,总会提供一些旁观者清的建议。

可如果你一直沉浸在自怜情绪中,就只会注意到自己的痛苦,对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熟视无睹。

人最害怕的就是,不停地反刍痛苦经历,让自己更加痛苦。

遇到困境,最应该做的不是抱怨,而应是切切实实地去寻求解决的法子。

吐槽抱怨敌人多强大是没有意义的,将敌人打倒才是真理。

③ 积极思维,掌控自己的人生

《吸引力法则》中讲过这样一个概念,说你的想法是怎样,你所看到的世界就是怎样的。

所以,你越是强调自己的悲惨,越是强调自己的遭遇,你所吸引的“负面能量”就会越多。

久而久之,恶性循环。

反之,遇到困境,如果保持住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一切总会过去,相信一定雨过天晴。

好的心态,帮助你头脑清醒,步伐稳当。

最后,一定可以在荆棘丛中,杀出一条长路。

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中写过这样一句话:

人类总有可怜自己怨恨别人的习惯而不自觉。

人处于世,最怕不作为,还总觉得全世界都对不起自己。

这个世界是喜欢强者的,你如果安于做一个受害者,那这个世界就会肆无忌惮地将苦难加诸于你。

所以,与其当个窝窝囊囊,等着别人同情的“受害者”,何不挺直腰板,大胆地向前,与困难来一次真正的较量呢?

朋友,望您明了——

问题是弱者抱怨的托词,却是强者的修炼场。

共勉之。

 

作者 | 海边的渔车夫

文章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联系十点读书。

赞(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