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听过这句话:
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人到底该如何治愈不幸的童年呢?
朋友小A和小B的故事,让我找到了一点答案。
我发现,同样家庭环境糟糕,他们的人生态度却截然不同。
小A的父亲有暴力倾向,母亲忍让多年,这种环境让他骨子里很消极,一遇到问题就自怨自艾,坚信一切都是因为自己原生家庭过于糟糕。
例如和妻子吵架,他不会想办法沟通解决,而是认为“家庭让我一生都无法建立正常的亲密关系。我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而小B的家庭,母亲患有双相情感障碍,情绪很不稳定,父亲不负责任,常常情感忽视他。
但他却活得相对乐观积极,成了律师,自己的婚姻也经营得不错,对身边的人很有爱很温柔。
虽然和父母不亲,但也很少埋怨家庭,他觉得“成长经历虽然给我造成很大影响,但人生还是在我自己手里”。
同是糟糕环境出身的两个人,竟是完全不同的人生面貌。
是什么造成这样的不同呢?
今天,想和你聊聊:
一个摆脱原生家庭和过往经历负面影响的人,做对了什么?
01、家人是无法改变的,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先来看看小B的成长经历。
小B的母亲,因患病而情绪起伏较大,甚至偶尔有自伤行为。
而父亲从不照顾家人,常常深夜喝醉后回家,爱发脾气。
生性善良的小B,一直在家庭中被迫扮演“大人”角色,照顾母亲,和父亲争辩,维系家庭。
从记事起,凡事都要靠自己,苦水都往肚里咽。
无人陪伴,无人保护,无人帮助。
他恨吗?当然。
愤怒、恐惧、委屈、痛苦……这样的家庭,反复挫败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他想过放弃生命,但看到母亲又会心软。毕竟,生病也不是她的错。
无力改变,却又无处可逃。
家,好像成了他摆脱不了的魔咒。
而人生的转折点,发生在一次高一的班会后。
小B平日比较和善,和大家关系不错。
但那天,同学们都在开心地谈天说笑,聊明星八卦,假期去哪里玩……
小B感觉到,他们都是被呵护得很好、毫无烦恼、被全世界宠爱的孩子。
而他就像一个来自异世界的局外人,格格不入,心中突然燃起一阵怒火。
他一把推开正在和旁人说笑的同桌,大喊一声“滚”,冲了出去。
同学们呆在原地。
小B慢慢冷静下来后,回想起自己怒火冲天的样子,像极了那个阴晴不定的父亲,还说了他最常对自己说的话——“滚”。
不知不觉中,他竟“遗传”了自己对家庭最厌恶的部分,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他感到震惊:“如果我变成他那样的人,那我的一生就真的毁了。”
那一刻,他决定接受现实。
对于母亲,他做了那么久的保护者和照顾者,是时候放下心中“包袱”了。
对于父亲,他必须要釜底抽薪,克服血脉影响,成为和他不一样的人。
当时小B虽还没念完书,无法经济独立,但他已从精神维度,全然地转变了。
他下定决心:
可以伤心,但不再过分沉溺于家庭带来的痛苦。
可以争取,但不再永无止境地去纠结谁对谁错。
“因为我人生的目标是未来的可能性,而不是与无法改变的过去斗个你死我活”。
这种核心的转变,不是一个人简单改变想法或观念,而是一种底层的生命逻辑的转变。
即“心智模式”的转变。
心智模式,是指深植我们心中关于自己、别人及周围世界每个层面的假设、形象和故事。
是一个人如何认知外部事物,如何思考、行动的“底层逻辑”。
它深受定势思维、已有知识局限的影响,以一种潜在、深刻的方式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
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对一件事下意识的第一反应,某种程度上会决定我们的一生。
比如,面对困难,有人第一反应是化压力为动力,有人第一反应是“我又要失败了”,从而回避。
改变或进化新的心智模式,就改变了你认知事物和世界的方式,进而改变一切行为和倾向。
曾经,小B也和小A一样,糟糕无望的家庭环境让他成为“受害者”,陷入绝望的宿命论中。
面对困难,他第一反应就是:我不行,我永远不行。这样的家庭,我还有什么希望?
而当小B觉醒后,意识到“家庭是无法改变的,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他收起情绪,不再看着生病的母亲流泪,不再和父亲争辩,也不再与人抱怨。
他默默做完能为家里做的,转头去读书,做自己的事。
最后,他利用现有资源读完高中,努力考上大学再考研,最终成为一名律师。
现在,当别人看到他自信的样子,完全想象不出他来自怎样的家庭,经历了怎样的过往。
而这一切,根源就在于他改变了自己的心智模式,完成了精神上的自我毁灭与重建。
而健康的心智模式,可把外界对自身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相反,小A呢?
家庭的不幸遭遇,让他对人生产生了悲观的情绪和信念。
成年后的小A,没有努力克服这种影响。
而是惯性地把失败的一切责任,都推给成长中的负面因素以及不成熟的家庭条件,形成了单一封闭、极端个人化、缺乏同理心等糟糕的心智模式。
长此以往,面对事情他爱钻牛角尖,面对机会他惯性逃避,生活便停滞不前,无法改变命运。
02、世上还有很多可能性
我很喜欢的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作者塔拉•韦斯特弗,获得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成长家庭比一般人糟糕很多。
塔拉生于山区,17岁前从未上过学。
她有5个哥哥、1个姐姐,是家中最小的孩子。
父亲患有严重的精神障碍,脾气古怪,认为自己就是全家人的掌控者,没有人可以违背他的意愿,固执地不送子女们去上学。
塔拉的母亲则一味委曲求全,即使知道丈夫思想有误,仍对丈夫顺从。
而塔拉的哥哥肖恩,有家暴倾向,会把她的头按进马桶,大庭广众之下对她施加暴行。
这样的家庭环境,给她带来了无法弥合的伤痕。
她是如何走出来的呢?
25岁时,塔拉面对着选择:
是回到过去的生活,还是离开家人,找寻机会?
在这之前,她的选择一直是家人。
她明白父母观念的不合理甚至扭曲,但也期待着他们的认同,渴望着归属感和爱。
所以才一次次退让,一次次选择家人。
但她也清醒地意识到,家人可能永远不会改变,也不会承认对她的暴力和影响。
家庭能带给自己的东西,十分有限且负面,充满压抑、困窘、自我怀疑。
后来,她的另一个哥哥泰勒告诉她:
“外面有一个世界,一旦爸爸不在你身边灌输他的观点,世界就会看起来大不一样。”
她做了一个决定:即使艰难,也要走出家庭,彻底为自己负责。
后来,她面对父亲施压,也要挤出时间拼命自学,成为家中第一个上大学的孩子。
她的努力让她有机会接受教育,教育则让她有机会从被家庭影响的思维范式里跳出来。
让她认识到,世上还有很多可能性。
当记者问:你是从何时起,决定不再遵从父亲为你设定的框架而活,去寻找真正的自我?
她答道:
我换了个视角去看待这一切,而不是拘泥于眼下发生的事。如果我的未来注定没有家人的参与和支持,我宁愿选择先主动离开。
当塔拉暂时放下对过往的执念,对父母的怨恨,家庭的影响,她开始重点关注自己的成长。
“认清自己,然后做自己”,这句话不是轻描淡写的口号,而是混合着血泪的挣扎,需要为之付出代价的信念。
包括,失去家人现在的理解和支持。
这个视角的转换,就是改变固有心智模式的开端。
彼得·圣吉认为,改善心智模式的过程,从本质上是把镜子转向自己。
“试着看清楚自己的思考与行为如何形成,并尝试以‘新眼睛’获得新的信息、以新的方式对其进行解读、思考和决策。本质上,这是一个自省、学习、创新和变革的过程。”
我喜欢塔拉,不仅因她足够励志,更重要的是她代表的是一种对待人生命运全新的思维模式。
尽管过程中诸多纠结反复,内心也会孤独失落,家庭的影响还会继续。
但最起码,她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人生。
而当塔拉成功后,她的母亲反思道:“你是我的孩子,我本该好好保护你。”
塔拉觉得,“那一刻,她才第一次成了我的母亲”。
03、我不为自己负责,也不会有任何人来为我负责
有句话叫,认知和格局决定人的一生。
而认知的最底层,就是“心智模式”。
但遗憾的是,人们总是倾向于按照最初的认知去创造“现实”。
认知心理学家瓦瑞拉认为,人的认识并非一个简单被动地反映客观事实的过程,而是我们的经验世界主动创造的过程。
我们可以选择伴侣、朋友、同事,但永远无法选择血缘和社会。
这一份无法选择,让成长于不健康环境中的孩子,极易被塑造成既定模样,形成不健康的心智模式。
包括二元对立,僵化封闭,情绪化感觉化,选择性失明,非理智等等。
接着,我们又会不断吸引和强化自己原有认知的人和事,深陷本应逃离的“认知监狱”。
如此,人一直在一个恶性循环里打转,一生都无法实现自我超越。
这时,修正家庭或环境已无太大可能,唯一的方式是——
改变自己。
真正的超越,未必是简单的逃离家庭,而是克服那个被错误影响的旧我。
而打破这个旧循环,就需克服不健康的心智模式,建立新的心智模式。
这样,才能真正挣脱过往经历的束缚,得到自我救赎与解放。
为此,在具体的生活中,你可以:
a.觉察与反思
多一些自我审视,看看自己是否有“为人生负责”的态度,并努力和自己和解。
不再和过去较劲、和世界较劲、和自己较劲、和痛苦较劲。
自洽,是改变心智模式的基础。
b.改变固有思维
特别要审视一些定势思维、刻板印象。比如:
Ta那么有钱,一定是靠别人吧。
Ta那么幸福,家庭条件一定特别好吧。
……
改变极端、狭隘的思维模式,建立更开放的认知,才有机会拥有更广阔的视野,构建起更加理性、自信和整合的自我。
c.持续学习
养成向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学习的习惯,例如读书、观影、旅行、体验新事物等。
遇见不同环境、不同经历、不同个性的人,会让我们的心态更开放,看到自己世界之外的更多可能性。
如苏格拉底所言: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d.通过小事突破自己
改变心智模式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一些很小但又不简单的挑战里得到突破。
例如,勇敢在会议上发言,尝试一个新的项目,看一本理论性很强的心理学书籍等。
另外,如果环境影响很大,就尝试换一个更加积极、开放的环境。
人的一生都有机会进行精进与改良。
当你不断努力建立开放多元的心智模式,以开放态度看待他人和世界,不固步自封。
你会感到,内心有股力量升腾而起,让你不再自我批判,而是寻找创造新机会。
至此,你就会走入改变心智模式——改变境遇——进一步修正自己的“正向循环”。
我们会发现,那些在缺爱的环境中成长,和父母不亲,和原生家庭保持适度距离,反而更幸福的人。
或许正是在经历了无数次绝望之后,学会了为自己负责,建立了健康心智模式的人。
我想起一个歌手分享过,她十几岁时发现一个问题:
父母真的没有精力,也没有意愿来管自己。
于是,她说出了那句对我影响至深的话:
“有一天我突然清醒了,要是我不打起精神,那谁都不会为我的人生负责啊。
即便那个人,是我的父母。
从那一刻起,我开始彻底转变。努力改变,试图影响或决定自己的命运。”
作者 | 来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