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冬季有5道“要命坎”,这么做能躲过一劫

cjw123导航 2023-12-26 09:20:01 98 0条评论

民间有句俗语“老人难过冬”

这是因为冬季干燥寒冷

老年人稍不注意

便会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

因此对于老人来说

冬季真的是一道“坎”

尤其这5道“要命坎”

如果不重视可能有性命之忧

怎么做才能平安度过这道坎儿?

01、冬季有哪5道“要命坎”?

第一道坎:低温

寒冷天气或气温骤降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病患者是高危人群,低温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并提高发病率。

低温刺激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血液黏稠度增高,促使血栓形成。因此环境温度的骤变会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导致高血压患者血压急剧上升而发生脑卒中,也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而导致心肌梗死。

这样做帮你躲过这一劫

护好头和脚:增强抵抗力

头部的血管密集,耗氧量大,热量散发也多,从中医角度来说,头为“诸阳之汇”,是重点做好保暖的部位。尤其是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的人,头部保暖更加重要。

俗话说 “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较薄,保暖性很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降低抗病能力,导致呼吸道感染,因此在寒冷天气,脚部保暖也应加强。

外出应该穿厚衣服、戴手套、戴帽子,注意保暖,保护好人体阳气。注意避寒就温,不要触碰冷水,不要在冰冷、阴寒的地方逗留徘徊。睡前用热水泡泡脚,洗澡时先放水,等水温合适后再脱衣服。

第二道坎:感冒

眼下正值冬季,天气寒冷,感冒患者增多。冬季感冒多由感受六淫邪气中的风寒邪气或时行疫毒,伤及肺卫所引起的外感疾病,轻者称为伤风,感受时行疫毒引起的时行感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轻型感冒可不药而愈,重症感冒却能变生他病,甚至可危及小儿、老年体弱者的生命,尤其是流行性感冒暴发时,迅速流行,感染者众多,症状严重,甚至导致死亡,造成严重后果。

这样做帮你躲过这一劫

常通风、戴口罩:预防呼吸道疾病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不要在密闭环境内聚集。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加强营养、适度运动、充足休息;咳嗽或打喷嚏要捂住口鼻;保持居家环境清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出现高热、咳嗽等症状,注意自我隔离,不要带病上班或上学。

第三道坎:摔倒

冬天如果下雪、结冰,则路面湿滑,加上衣物很厚,容易遮挡脚下的视线,老年人更容易在冬天摔跤。

一旦发生跌倒,后果十分严重,轻者致伤,重者致残、致死。即使侥幸没有外伤骨折,有些人在跌倒后会产生恐惧心理,乃至于行走心生惶恐,不敢走路、不敢活动,从而进一步加重衰弱无力,更容易跌倒;有的甚至卧床不起,生活质量下降。

如果骨折,可能需要长期卧床,容易造成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泌尿系统感染、褥疮、肺炎等并发症。

这样做帮你躲过这一劫

热身后再出门:预防跌倒、骨折

在寒冷天出去活动时,尤其是老年人,先在家里把准备工作做充分,做做热身活动,等肌肉热起来,不再僵硬了再出门。

遇到雨雪天,尽量不要出门。出门前建议在衣兜里放一张写了家人联系方式的纸条,以备意外发生时自己或路人、医护人员能及时联系上家人。

摔倒后别急着起身,先原地感受一下身体状况:如果感觉不适,要及时求助路人或家人,尽快拨打120,等待医护人员前来救助;如果能站起身来,可以缓慢移动到附近安全地点,休息观察一下自身的身体状况,并在之后的几天内继续保持观察,如果觉得不对劲,最好去医院做个检查。

第四道坎:冻伤

冻疮也称非冻结性冷伤,是冬季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当皮肤处于寒冷(0~10℃)、冷暖急变或潮湿的环境时,会引发局部小动脉强烈收缩,动脉血管出现麻痹,继而扩张,造成静脉回流受阻而产生淤血,引起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诱发局部皮肤的炎症损害。

冻伤经常发生在手指、手背、脚趾、足跟、鼻尖、耳廓、耳垂和面颊部,局部皮肤会出现发红、肿胀、瘙痒、疼痛,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溃疡等。由于发生过冻疮的位置,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所以即使这一次冻疮痊愈了,后面有一点“风吹草动”,都极易复发。

比较严重的冻伤可能冻到肌肉、骨骼,甚至使肢体坏死,还有可能出现全身性冻伤,严重者会造成突然的心脏停止、猝死。

这样做帮你躲过这一劫

1.注意保暖

有效的保暖是预防冻伤的最佳措施,注意保护耳朵、鼻、双手、双足等末梢部位。同时,也应避免在寒冷环境中暴露时间过长。

2.保持皮肤干爽

潮湿条件下更容易导致组织冻伤,因此如果运动出汗后,要注意脱离寒冷环境,及时更换干燥衣物。

3.注意防风

寒风会进一步降低寒冷的体感温度,加快皮肤的散热,引起损伤加重。

第五道坎:寒冷干燥

冬季寒冷干燥的空气、粉尘等会刺激呼吸道,容易导致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等,老年人一旦受凉或者吸入,则很容易中招,会加重老慢支、慢阻肺等疾病的病情。免疫力差的老人尤其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的感染。

这样做帮你躲过这一劫

给房间、身体“补补水”:远离干燥

冬天室内开着暖气或空调,很多人会开加湿器来缓解干燥。加湿器最好使用纯净水,而且最好每天换水、每周清洗。加湿器里不要放精油、消毒剂等东西,否则可能会刺激咽部黏膜。加湿器可搭配湿度计使用,将室内湿度控制在40%~60%左右。也可以给地面洒点水。每天可洒水3~5次,可以用湿拖把拖地,也可用喷壶洒在地面。但如果家里是木地板,最好不要洒水,防止弄坏地板。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的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00毫升,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00毫升。建议采用匀速、小量、间断的补水方法,小口喝、缓慢咽,每次以100~150毫升为宜。在喝水的同时也要补充电解质,具体的饮水量也应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而定,不可拘泥。

在干燥的暖气房内,皮肤水分流失也会加速,可能会出现皮肤弹性差以及干纹细纹的情况。此时,护肤工作也不能省略,尤其要注意补水。洗漱完及时护肤,洗漱后3分钟内,皮肤处于湿润状态,此时涂抹身体乳、护肤品,是滋润皮肤比较好的时机。

02、做好4点,助你平安过冬

别胡乱进补:饮食合理搭配

冬季老年人的日常膳食应以温、补为主,宜吃一些高热量、高蛋白的食品。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做到稀干搭配、荤素搭配,多吃蔬菜和水果。同时,注意少吃刺激、生冷和难以消化的食物。药补切忌盲目,应在医师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补。

洗澡先洗脚:防心脑急剧缺血

气温低时,温热的洗澡水突然从头而至,身体会“措手不及”,引起头部及全身皮肤血管骤然扩张,大量血液集中在皮肤表面,导致心、脑等重要脏器急剧缺血,头晕、胸闷甚至引发心绞痛、心梗等。

洗澡前先用热水冲冲脚,待脚部暖和后再慢慢往身上淋水,让身体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吃的药别乱停:防止病情波动

很多慢性病常常会受到季节的影响,比如高血压,气温下降时,血压就容易升上去。在冬季一定要密切监测血压等指标,发现异常,及时找医生调整药物。不可随意停药,否则很可能出现病情波动,甚至出现危急重症。

加强体育锻炼:以“动”治“冻”

天气越来越冷,很多人开启蜗居模式,不愿意进行健身锻炼,因为出门锻炼真的需要勇气。但冬天运动可增强抵抗力,并且可以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机体受寒冷刺激,会使血液中抵抗疾病的抗体增多,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也会随之增强。因此,千万别“贪暖”,要以“动”治“冻”,多到户外参加体育锻炼,可根据天气情况和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

老年人可以打打太极拳、练练八段锦或晒晒太阳,这些运动可有效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身体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

赞(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