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人生最难的修行,是修一颗善心

cjw123导航 2024-02-20 08:12:30 77 0条评论

2003年,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出版。

这部曾被多次拒稿的小说,一经出版,便成为一匹黑马,连连创下出版奇迹。

它不仅连续两年登上《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还被翻译成60多种语言,俘获了152个国家的读者,累计销量高达4000万册。

这本书之所以大受追捧,只因无数读者对主人公的心灵成长产生共鸣。

书中,主人公阿米尔在少不更事时,背叛了情同手足的好朋友哈桑,便终日活在自责与愧疚的阴影中。

但是,当他有了充足的阅历,内心变得成熟之后,终于走上了救赎之路,弥补了人生的残缺。

其实,所谓心灵成长,就是一个摒恶向善的过程。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善有恶,但是能主宰你行为的,始终是你喂养的那一方。

倘若你一味地用自私喂养心中的恶,就必然会让心灵陷入痛苦的泥沼。

唯有用一颗爱心喂养人性之善,你的人生才能充满阳光。

01、一个略自私的男孩

阿米尔是一个高贵的富家子弟,从小和仆人哈桑一起长大。

然而,生活优渥的他,并未学会与人为善,反而像温室中的花朵,自私又懦弱。

对哈桑来说,最大的满足是听阿米尔的话;但对阿米尔来说,最大的爱好则是捉弄哈桑。

哈桑虽是仆人,却对文字十分着迷,很喜欢听阿米尔读书。

阿米尔却总挑晦涩难懂的字眼,来为难哈桑,还嘲笑他的无知。

不仅如此,每当俩人结伴外出,他还怂恿哈桑用弹弓射牧羊犬,用镜子晃邻居的眼睛……

每次哈桑都会被批评,但每次他都会听话照做。

哈桑对阿米尔极为忠诚,但阿米尔却不知感恩,把一切都当做理所应当。

他甚至把哈桑当成快乐的代价,要快乐就要付出代价,而哈桑就是那个代价。

当时,年度风筝大赛要举办了,阿米尔为了赢得父亲的欢心,决心要夺得冠军。

比赛中,阿米尔奋力地割断对手的风筝线,哈桑也兴奋地去追掉落的风筝。

就在哈桑拿着战利品往回走时,遇到了阿塞夫的拦劫,他坚毅地保护着手中的风筝,最后被残酷的阿塞夫强暴了。

阿米尔亲眼目睹了惨剧,却只是悄然无声地躲在一边,不敢出来。

他不愿承认自己的懦弱,反而自私地说:“为了让爸爸欢心,也许哈桑只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此后,他开始躲着哈桑,因为一看见他就仿佛看见了自己的累累恶行。

为了消除痛苦,他又狠心诬陷哈桑偷了他的钱和手表,终于把哈桑逼走了。

而他不仅没有因哈桑的离去得到解脱,反而因又一次造孽陷入了更大的痛苦中。

其实,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一颗自私自利的心。

因为,损人利己,消耗的是你的信誉;捉弄他人,摧毁的是你的人品。

如果你沉溺在自私中不自知,那么必将亲手毁掉你的人生。

要知道,生命不是为你一个人存在的,自私也不是与人交往的方式。

唯有懂得爱出者爱返的道理,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丰富自己的人生。

02、一个撑起生活的成年人

阿米尔一直在优渥的生活中得过且过,虽然心中也痛恨自己的作为,但并无改变的勇气。

不久,战争爆发,他跟着父亲逃亡到了美国。

在逃亡路上,一名士兵欲对女人行不轨之事,父亲以死相争,保住了女士的尊严。

随后,这位女士以庄重的吻手礼,对父亲表示感谢。

看到这个举动,阿米尔的内心感到震撼,也才明白,只有真心为他人着想,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如果说,之前的阿米尔一直在自私地消耗他人,那么之后的阿米尔,开始学着扛起责任了。

初到美国,他们成了普通人,一切生活都要从零开始。

父亲找了份加油站的工作,但收入低微,生活难以为继。

所以,还在读书的阿米尔,每到礼拜天就和父亲低价收购货物,去跳蚤市场摆摊,以增加收入。

这是他第一次直面生活的考验。

高中毕业后,阿米尔选择英文创作作为大学专业,遭到父亲强烈反对。

但他坚持选自己的理想,因为他长大了,不愿再被父亲安排,他要主动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后来,他遇到了美丽的少女索拉雅,互相了解后,便又主动让父亲去她家提亲。

组建家庭后,家人在他的庇护之下,都生活得安稳和睦。

自定居美国以来,阿米尔一直在为自己负责,也在为家人遮风挡雨。

这一次次的考验,让他变得越来越成熟。

此时,他才明白哈桑的好,因为曾经的岁月静好,是哈桑在替他负重前行。

所以,生活好起来后,他常常暗想: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今天,他一定能把哈桑保护好。

俗话说:“只有真正懂得生活不易的人,才不会低看别人。”

当年的阿米尔低看哈桑,如今的阿米尔学会了放低自己。

只有在低处,才能学会以善待人,这不只是为了照顾别人,更多的是为了完善自己。

人活着,就是为了修一颗善良的心。

当你做不到心怀善意时,就让自己沉浸在生活中吧。

唯有被生活滋养过的心,才能长出善良;唯有以善处世,才能把人生之路越走越宽。

03、一个懂得爱与善良的救赎者

从他扛起生活之后,他的父亲和妻子就一直以他为荣,而他也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但在他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隐痛,那就是哈桑。

因为哈桑是他的生命中的缺口,是他曾经犯错的证明。

就在阿米尔苦于不能弥补这一切时,一通电话给了他赎罪的机会。

电话是父亲的老友拉辛汗打来的,他语重心长地对阿米尔诉说着这十多年发生的事。

原来,哈桑为了保护他们的财产,已经被塔利班杀害,而他的儿子索拉博,也被送进恤孤院,生死不明。

拉辛汗希望他能来救索拉博,给这个可怜的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末了,他意有所指地说:“回来吧,这里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听到这句话,阿米尔仿佛触电一般地呆住了。

原来,他藏在心底的秘密,他们早就知道,只是不想伤害他,所以选择闭口不言。

他暗下决心,既然已经辜负了哈桑,那就绝不能再辜负索拉博。

随后,他动身回到阿富汗,几番询问,才得知索拉博成了昔日死敌阿塞夫的玩物。

阿塞夫表示,只要你能战胜我,就能带走索拉博。

为了救出索拉博,阿米尔被打的遍体鳞伤。但他心里是高兴的,因为他挨的每一拳,都能减轻心中的愧疚。

最后索拉博用弹弓射中阿塞夫的眼睛,他们才逃出虎口。

后来,他把索拉博带到美国,给了他一个温馨又完整的家。

每次放风筝时,他都会关切地对索拉博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然后,就奋力去追从天上掉落的风筝,一如当年的哈桑。

在这场救赎之旅中,阿米尔救赎的不仅是索拉博,还有心怀愧疚的自己。

看过一句话:

当一个人敢于直面自己的内心,对世界和他人都充满善意,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救赎。

在少不更事的年纪,或许每个人都有过不愿回首的经历。

但避而不谈,并不能消除心中的痛;隐瞒真相,也无法弥补人生的圆。

人生是一场修行,学会爱与善良,是每个人一生的功课。

当你能怀着善意去直面过去的不堪,你的内心才会变强大,你的人生才能圆满。

《追风筝的人》这部作品,不仅讲了朋友间的背叛与救赎,还讲了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

在生活中,我们总在意身材上的高矮,却很少在意心智上的成长。

纵观阿米尔的人生,他的过错,皆是心智懵懂时犯下的;他的救赎,也都是心智成熟后才挽救的。

可见,心智成熟的人,才能把生活经营得风生水起;而心智懵懂的人,只会把生活变得一塌糊涂。

那么,如何才能使得心智成熟,掌握自己的人生呢?

唯有主动去体会生活中的艰辛,勇敢去背负人生中的责任。

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变成熟,才能让心灵变丰富,爱与善良在成熟与丰富之间就会生长起来。

每个人的心灵成长,都是一个摒恶向善的过程。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个人,但是在生活的淬炼下,我们都能持续不断地自我完善。

愿我们都能以生活的喜乐滋养心灵,以善心和善行填满人生的遗憾。

 

作者 | 金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文章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联系十点读书。

赞(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